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大家关注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西畴精神,写在石漠上的壮美史诗

    信息发布者:CW16136
    2018-08-22 18:04:39   转载

        脱贫摘帽进入倒计时,冲刺的战鼓再次擂响。初秋的西畴大地,“脱贫摘帽百日攻坚行动”全面展开,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充满豪气和底气。

    久经石漠化磨砺的生命,会更加渴望绿色的滋养,西畴人在艰难困苦中奋起,用比岩石坚硬的意志和力量,创造了敢教石漠变绿洲的奇迹,即将向沉重的贫困历史告别。


    在西畴,没有什么“不可能”,没有什么“干不了”

    人均仅有缺水少土的0.78亩地,“石旮旯里刨饭吃”的穷日子,伴随着生态加剧恶化的重压。上世纪90年代,一位外国地质专家在西畴实地踏勘考察后得出这样的结论:“这是一个人类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地方。”

    从提出“30年绿化西畴大地”目标开始,西畴干部群众淬炼和激发出来的精气神坚挺如山。主动干、自己干,他们就是如此不屈不挠;苦在前、冲在前,他们就是这般铁骨铮铮。

    坚守荒山秃岭30年,开辟出200多亩药材基地的程敦儒,最大的心愿就是“让这一片山都绿起来,让周围群众都富起来”;在鸡街乡下坝村山坡上建起千亩连片火龙果基地的骆剑,一门心思带领乡亲们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;拉孩村党总支书记刘丕荣,放弃在外当老板,回乡带领群众共同致富;大锡板村委会副主任牟秀才,冲锋陷阵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,直到生命最后一刻……   

    时光在鏖战中流逝,奇迹在创造中诞生。全县共治理石漠化140多平方公里,建成“三保”台地10多万亩,全县的土地复种指数高达300%,森林覆盖率从25.2%提高到53.3%。最让人震撼的数字,莫过于搬石造地垒成的石埂,加起来长达5万多公里,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周以上!

    “西畴精神熔铸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、勤劳肯干的实践品质、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、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、以民为本的人民情怀。”文山州委书记童志云认为,西畴精神具有很高的价值,决战脱贫攻坚、决胜全面小康尤其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。

    正是凭着这种精神,西畴人创造了石漠化治理的独特模式,找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成功路子:从炸石造地转向综合整治,实施“六子登科”石漠化综合治理;从以小水窖建设为主转向“五小水利”工程建设,采取引、建、蓄、管、活的“五龙治水”;从修路保通转向路面提档升级,实行群众主动、精神鼓动、干部带动、党政推动的“四轮驱动”;从单一温饱村、小康村转向美丽乡村,推行宜居、宜游、宜业“三宜”新村建设……最近5年来,全县GDP年均增长12%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%,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县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、全国科普示范县、全国计生工作先进县等称号,奋进中的西畴喜报连连、战果累累。

        

    靠苦干甩掉贫困帽子

    面对贫瘠多难的血脉故土,西畴人民决不低头让步,他们最不缺乏的,就是不甘穷困的气质和逢山开路的干劲。

    鸡街乡中寨村委会的肖家塘村,是一个“通讯基本靠吼、交通基本靠走”的深山村落,农户纷纷举家出走,只剩下4户人家。

    2006年7月,村里唯一的共产党员侯寿高,与另外3家村民姚仕斌、邓招财、姚光金咬牙盟誓,决意自己修路。他们每天早上8点出工,晚上7点收工,家里人轮流送中午饭,坚持6年之久,硬是在大山深处开凿出了一条5公里长的进村公路。

    “也不晓得哪天能修通,只知道一直干下去,总有一天能干成!”

    开凿这样一条道路,靠的就是4个人4双手,一根钢钎一把铁锤。打炮眼炸岩石,砸大石搬小石,翻悬崖越峭壁,边勘探边施工,就像蚂蚁搬家一般,从严冬到盛夏,从日出到日落,炮声锤声终年不断,他们被大家称为“肖家塘四愚公”。       

    在“地无三尺平,滴水三分银”的西洒镇岩头村,因山高坡陡不通路,村里的姑娘都外嫁他乡,娶进家的媳妇也留不住。出村下山的那条羊肠小道上,村民抬猪出去卖时,猪曾滑落摔死;赶牛出山时,牛曾滚落山崖;往来这条路挑水吃,一趟得几个钟头。

    然而,要在悬崖峭壁之上开山凿路谈何容易。就在村小组长李华明准备组织大家修路时,有人和他打赌:你要是能把这条路修通,我拿手板心煎蛋给你吃!

    李华明偏偏不信这个邪。挨家挨户动员筹集到部分资金后,他带领村里的14人举起铁锤、挥动铁锨干了起来。

    历经12年的执着苦干,挥洒无尽汗水泪水。村民李光祥为了挣钱偿还修路借债外出安徽打工,右臂不幸被机器绞断,可他把厂里补偿给他的医药费都用在了修路上,回来后又成为工地上的“独臂战士”。简易路打通后,在县里的补助支持下,乡亲们接着投工投劳,一条2.4公里的通畅水泥公路终于从幻境变成了现实。做梦都笑醒的,何止是一个李华明。

    在西畴,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,西畴人民在石漠上用血汗书写出感天动地的人间传奇。

    就是凭着这样的苦干和硬拼,西畴县共挖通进村道路3000多公里,乡村公路是全省平均公路密度的3倍以上,所有乡镇均实现了路面硬化,村委会通公路率达100%,自然村通公路率达99.3%。


    用创造拥抱美好家园

    石漠上走出来的西畴人,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有着特别深切的感悟和共鸣。

    一排排整齐的石埂错落有致,一条条蜿蜒的公路如丝如带,一片片茂密的猕猴桃林果繁叶茂,一个个牢固的蓄水池散落田间地头……沿着美观的环山栈道登上山顶的“逐梦亭”,兴街镇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片区更是美不胜收,让人惊叹。

    “过去我家的4亩多石旮旯地,变成了60多亩台地,去年光出租18亩土地就有2万多块钱的收入。”谈起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,三光空山村小组的李有能喜滋滋的。

    因“树木砍光、水土流光、姑娘跑光”而得名的三光村,居住着750户人家,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且极度贫困的石漠化地区。被列为综合治理示范区后,不论春夏秋冬,男女老少齐上阵,经过3年的努力,共治理小流域面积2.45万亩,整治土地9500亩,建设林业生态工程1.5万亩,新建“五小水利”工程,实施整村推进、扶贫安居、易地搬迁等项目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6920元,实现了“山上绿起来、水土留下来、姑娘嫁进来”的美丽蝶变。   


    西畴土地资源稀缺,县城并不大,各类建筑也不显眼,可坐落在东北地段的县一中却焕然一新、十分气派,在校生达3800多人。县城西南的教育园区也让人眼前一亮,里面集中有序地布局了县职业高级中学、城关中学、民办学校、幼儿园等,可容纳8000多人。占地639亩、投入7亿多元,把县城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的一半多用于建学校,教育投资是县级财政收入的三四倍,这无疑是西畴的又一大手笔。

    县委书记蒋俊对记者说:“建设美丽家园,不仅要夯实筑牢生态环境基础,更要涵养提升教育,这样才能实现永续发展,造福子孙后代。”

    西畴的发展巨变绝非偶然。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在这里深耕厚植,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在这里落地生根,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。于是,融入血液的本色历久弥新,石漠中孕育的绿色生命生生不息,幸福美好的家园渐行渐近……


    来源: 云南日报

    8948db2c_640o.jpg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